张家界国土局安装边坡柔性防护网
发表时间:2013-11-08 17:32:37 | 点击:1678次
地质环境是国土资源的主要赋存系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张家口市国土部门在地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预防地质灾害,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护地热、地质遗迹,为文化旅游开发积累了资源。“国土之窗”栏目特推出地质环境保护系列报道,让读者了解我市这方面的情况。
如今,在桥西卧龙山下孤石—正沟—西沟一带,村民们在新建的居民房和修整好的老房子里祥和地生活着;他们再也不用害怕山上的巨石,不用在暴风雨来临时提心吊胆了。远远望去,卧龙山上密密地织起了一道柔性防护网,大到上千斤的山石、小到石块、泥土,柔性防护网被牢牢吸附在山体上。卧龙山崩塌治理工程是市国土资源局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我市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复杂的山脉形成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的特点。地质灾害猛于虎,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欣喜地看到,我市国土资源部门已经筑起了一道道围“虎”的藩篱,使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走上了依法依规、科学防治的道路。
打牢基础,精心编织灾害防治安全网
市国土资源局始终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重点来抓,以“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目标,以责任落实为切入点,以制度落实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组织领导上,市县均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领导小组;县、乡、村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状,地质灾害群策群防员签订了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从点到面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网。
市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戎均文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强调科学的防治体系要建立相应制度发挥互补优势。经过近年来的摸索,地质灾害制度建设卓有成效。据地质环境保护科科长韩晓琳介绍,“每年的‘一划两案’是全年工作纲领,市、县都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每年根据现场核查情况编制《张家口市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更新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同时,先后完善了地质灾害调查制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防灾预案及“两卡”发放制度等工作制度,并与市气象局、市环境监测站共同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会商、预警机制,汛期会商系统24小时开通,及时发布风险预警,真正做到了信息畅通、报告迅速、处置及时,为切实有效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治理为重,消除一批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必须采取防治结合的原则,防固然是重点,治理才是根本。我市地质环境脆弱,突发性地质灾害较发育,地质环境问题突出,排查出的71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不仅让5.7万个老百姓睡不好觉,更让局领导牵肠挂肚。
为消除地质灾害威胁,局主管副局长文选亲自带队,积极组织申报立项,请国家级地质灾害防治专家会诊等方式精心编制项目,下功夫跑办项目,累计争取到项目资金9357万元。
在实施治理工程上,局里借鉴建筑工程管理的成熟经验,从项目勘查、设计到施工、监理进行公开招标,确保项目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项目实施中坚持“三控三管一协调”,控制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做好合同、信息和安全管理,协调各相关单位的关系。同时,为降低施工成本、破解技术难题,积极邀请国内著名地质灾害防治专家来我市进行集体“会诊”。目前,城区西太平山崩塌治理工程、卧龙山崩塌治理工程、口里东窑子泥石流治理工程等重大地质灾害治理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